徐州高校实力已居全国地级市排名前列?但高房价之下,正在逼走这些年轻人的梦想

爱徐州 2017-09-09 17:18:2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结果出差一趟回来,看中的一套二手房涨了15万。

原标题:徐州高校实力已居全国地级市排名前列?但高房价之下,正在逼走这些年轻人的梦想

近日,有位徐州市民因为买房的事情急了:他在北京打拼多年返乡置业,结果出差一趟回来,看中的一套二手房涨了15万。对此,官方这样答复:

事实证明,限购并未让徐州楼市遇冷。房价涨得邪,没房的绝望,有房的心慌。今日文,既不是鸡汤,也不是砒霜,只是一位和袁裕强同志一样,即将被偷走理想的青年自述。试问,如果年轻人都待不下去了,这个城市还有希望吗?

首先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在中国北方地级市,高等教育水平较高的为徐州、保定、烟台、吉林,其余城市无法和这四市争锋。这其实从侧面反应出,每年徐州输出的高学历人才应该是数量可观的。

在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名单中,公办本科高校徐州有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共4所,另外徐州还有徐州工程兵指挥学院、徐州空军后勤学院2所本科军事院校,合计徐州公办本科高校6所。保定公办本科高校有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保定学院、河北金融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共5所。烟台公办本科高校有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共3所,此外烟台还有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一所本科军事院校,合计4所。吉林公办高校有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北华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医药学院共5所。

除了公办本科高校外,还有一些民办高校,主要是一些高等学校办的独立学院,如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等。此外还有一些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学院,这两类徐州有2所民办本科高校、6所专科院校,保定有5所民办本科高校、6所专科院校,烟台有3所民办本科高校,6所专科院校,吉林没有民办本科高校,有3所专科院校。从上面数据看专科院校徐州、保定、烟台各6所,三市打个平手。

本科院校包括民办在内徐州共8所、保定共10所、烟台共7所,吉林有5所。但代表公办本科高校较高水平的称为大学的高校徐州有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共3所,保定有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共2所,烟台有烟台大学、鲁东大学2所,吉林有东北电力大学、北华大学2所。

因此,在代表公办本科高校较高水平的称为大学的本科院校中徐州为三所数量最多。在三市高校数量上,保定16所数量最多,徐州14所次之,烟台13所随后,吉林8所最少。

综上所述,在北方地级市高等教育方面,代表公办本科高校较高水平的称为大学的学校徐州最多,高校综合水平徐州较高,拥有各层次高校的数量保定最多。因此从高校综合水平来说徐州是北方地级市高教排名前列,从各类高校数量来说保定为北方地级市排名前列。

结论:无疑,单从造血能力来看,徐州的人才是足够多的,质量也是足够高的,每年仅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就有近万人(据悉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共招收新生9226名,其中本科生6126名,研究生3100名),但这一万高学历人才中,有多少最终留在了我们徐州呢?如果留不住人才,再多的高校,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已?笔者个人认为,导致徐州留不住高校毕业生、吸引不了外来人才的根源,一是因为房价收入比,二是就业岗位:在这座城市找不到好的工作,再加上居无所,人家为何不选择更有机会的北上广亦或是干脆回到有房的老家?年轻人都有梦想,但我们创造的环境让他们选择逃离这座城市,去更好的地方追梦去了。

下面通过几组数据判断笔者我的观点是否正确,先看房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公布了一份全国百城房价收入比研究,通过房价收入比,不仅反应出购房的难易程度,更像是一份中国城市绝望排行榜:江苏省内在徐州前的是南京第9,苏州第14,南通第30,徐州居33位,扬州居45位,常州居54居、盐城居55居、淮安居57位、无锡居63位,泰州居95位。

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 报告显示,在发达国家,房价收入比超过6就可视为泡沫区,但由于我国统计口径等原因,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数据不如欧美国家准确。报告认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全国房价收入比保持在6.5-7.5属合理区间。所以,徐州房价收入比为8.6已属于不合理行列。也就是说,徐州人的收入上涨的速度还是没能赶得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另据房产网站统计,2017年8月份的徐州市整体(含县区)的房价均价为7143元/㎡,市区的房价均价为8230元/㎡,100平方米的房价总价82.3万元,如果是按照徐州房价收入比为8.6来算,则这个家庭的年可支配收入为9.6万元,平均月可支配收入为7975元/月,如果按照夫妻俩来算,平均每人的月可支配收入为3987元/月。也就是说以现在的徐州房子均价,夫妻月可支配收入需要达到3987元/月才买得起。

而令人恐慌的是,2017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数据表明徐州连续18个月上涨,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5%,比去年同期涨了13.3%。

再看工资,《江苏统计年鉴2017》数据,徐州平均工资排名全省12:

徐州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全省11,而这个数字离上面提到的买房较低可支配收入3987元/月,相去甚远。

2017年上半年人均收入徐州在江浙24市排名22:

笔者始终相信,多数在徐州读过大学的人,都愿意留在这座呆了至少4年的城市继续奋斗,实现人生价值,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都是徐州的优势所在。但暴涨的房价又让许多年轻人,望而生畏、萌生退意。甚至暴涨的房价也会增加企业的经营困难,因为无论是办公成本,还是用人、物价水平,都会随着房价的上涨而变得让其难以支撑。

以上数据已经证明徐州房价收入比的不合理,也许有人会辩称北上广的房价收入比更加不合理,不过千万忽略了关键一点,北上广有好的企业、好的就业岗位,挣到的钱哪怕在一线城市不显多,但足以让这些外来人口和文章开头的袁裕强同志一样回老家买房,虽然现在来看连这点梦想在徐州都破灭了。

相反,若是在徐州工作,拿着本就不高的工资,怎么回老家买房,除非是回农村盖房,或许还有点希望。再往深一点说,为什么徐州各行各业的工资普遍不高呢,原因很简单:徐州缺乏实体企业。

依然是数据说话,

先看2015年徐州全市纳税50强企业排行榜:

1 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卷烟厂

2 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

3 徐工集团

4 江苏省烟草公司徐州市公司

5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6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7 铜山华润电力有限公司

8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9 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

10 江苏协鑫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1 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

12 江苏天裕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3 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4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供电公司

15 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16 江苏阚山发电有限公司

17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8 江苏沂州煤焦化有限公司

19 徐州万达广场有限公司

20 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

21 徐州华鑫发电有限公司

22 江苏邳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3 徐州千百度鞋业有限公司

24 荣盛(徐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5 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

26 徐州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

27 徐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28 绿地地产集团徐州新诚置业有限公司

29 徐州徐轮橡胶有限公司

30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市铜山区供电公司

31 淮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2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新沂市供电公司

33 徐州金鹰国际实业有限公司

34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沛县供电公司

35 徐州天虹时代纺织有限公司

36 徐州淮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7 铜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38 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39 徐州开元名都置业有限公司

40 徐州万科城置业有限公司

41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邳州市供电公司

42 徐州市美的新城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43 徐州恒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4 华润置地(徐州)发展有限公司

45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分行

46 江苏星星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47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睢宁县供电公司

48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分行

49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丰县供电公司

50 江苏新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在这份榜单中能源垄断、地产行业占据了多数,特别是这么多年来徐州还没一家企业能超越徐烟的,纳税额连接近徐烟业绩的都没有,一方面特殊垄断领域内的行业利润实在太大,另一方面也证明徐州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经济结构调整。

而徐州真正的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支柱,能拿得出手的,无非是以徐工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企业、以宗申为代表的电动三轮车企业、以协鑫为代表的多晶硅企业,再有就是诸如天裕、维维豆奶、恩华药业等。论数量,这项排名在江苏省内毫无疑问又是拖后腿的角色,再论质量,一些企业正遭遇行业寒冬,由此踏入了实业误国、房产兴邦的道路,令人遗憾。

我们最后再看一项排名:2016年,全省百强民企营业收入入围门槛为107.2亿元,其中苏南地区入围72家,比上年增加6家;苏中地区入围20家,比上年减少2家;苏北地区入围8家,比上年减少4家。入围企业数位列前三位的市为:苏州市20家、无锡市18家、南京市17家,徐州市仅5家企业上榜。但就是这般寒酸,依然有媒体吹嘘徐州在苏北的先进地位。

如果一个城市,没有足够数量和体量的实体经济企业作支撑,民营企业无法作为主力参与到解决人口的就业问题,难道要依靠房地产和垄断行业?至于国企?多数已经负重难行,别再给他们增添额外负担了好吗。因为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怎么可能留住希望有一番作为的人才,城市经济怎么可能得到持续发展。回看这两年,进驻徐州的大型企业都是谁,是恒大,是碧桂园,是绿城,是融创,媒体为之欢呼雀跃,如果是富士康、是华为来徐州,那才是徐州之幸。

列举了很多数据,文末,笔者再重申一下我的个人观点:徐州未来想要有大发展,首先必须要吸引、留住人才,至少是自己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而要做到这一点,要么控制好房价,要么提供好的就业机会,如果一样都做不到,徐州凭什么崛起?靠谁崛起?记得中国最有情怀的诗人海子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让多少人感动,但讽刺的是,这位诗人在“诗与远方”中谈的仍然是“有一个房子”的梦想,原诗是:我有一个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诚然,许多年轻人,早早将自己的未来与沉重的房贷挂钩,成了房奴一族。如何让他们既实现梦想,又过得体面,实在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